村上春樹的宇宙從我這邊看過去會是怎麼樣的呢?
原本想用寫論文一般的執著把他和麥克魯漢,喬治歐威爾,契科夫,杜斯妥也夫斯基以及一干爵士樂、古典樂的隱喻明喻來個地毯式搜索,但這樣下去就會演變成用放大鏡檢驗村上的宇宙,而非用自己的觀點去看他的世界了,對於了解一本小說,我覺得還是用感受多過於分析會好一點。
但這本書實在是跟我過去接觸的東西有著太多的相似之處,麥克魯漢的思想是我第一篇論文的主要研究材料,1984是我自費買的第一本原文小說,契科夫的短篇在大學也看過幾篇(雖然跟庫頁島還是完全不熟悉),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小說和爵士樂基本上是我當兵的唯一寄託,甚至於小說裡描寫的庫頁島原住民喜歡走泥濘勝過於道路也讓我想起了殷尼斯The Bias of Communication 書中對於有沒有道路的國家興盛與否跟道路開展與城市進步的重要性的想法,這是一本跟傳播媒體或是我所擁有的知識十分相關的書阿,一直這樣想著。
“小說家提出問題,不提出解決辦法”,契科夫如是說,碰巧麥克魯漢(其實他是念文學出身的,後期轉為媒體評論學者)在一次專訪也說過: “我提出問題,答案留給後人去想”巧合嗎? 也許是也許不是。也許在1Q84的紀年裡,村上也提出了問題吧,還是回到小說裡,畢竟這是一本小說。
首先是對於漏看報紙內容的質疑,小心翼翼的人如青豆是絕對不會犯這種錯的,青豆開始對自己跟世界無縫隙的接軌產生懷疑, “表面上雖然不一樣,但事實通常只有一個” 這句話也值得懷疑背後意義。對於看電視報紙聽廣播收取事實的人,事實就是媒體的報導,漏看的事實不就等於不存在了嗎?
而當漏看的變成的真的事實,只有自己看得到的別人看不到的也可以算做事實嗎? 像兩個月亮一樣高掛天空幾乎要懷疑起自己了。但是在村上的宇宙裡,漏看新聞是事實,兩個月亮也是事實,只是特定的人物不知道而已。
改寫也是一耐人尋味的點,早期沒有文字的時候,歷史跟文學都是口述的,那些都是充滿力量的神話性的故事,直到文字的發明,人們被約定了的規則駕馭後,所有的想像力以及神奇都要透過文字做橋梁發揮,其中扼殺了多少或限制了多少的神秘或著幫助了多少,我不知道,但是至少文字在小說裡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改寫的過程變成了創作的過程,連帶的把世界也改頭換面了,也因為文字,知覺者跟接受者構成了一個新的中心,甚至可以說,沒有了改寫,就沒有1Q84年的存在。
那麼media is message(媒體即訊息)呢? 這句話很重要,從我的角度看過去的話。
媒體代表甚麼呢?電視報紙與廣播應該是1984年的主要媒體,他們傳遞的訊息就是我們收到的訊息,但是麥克魯漢他應該是說即使把電視關掉,電視本身的存在就是個訊息,即使不閱讀報紙,報紙日日的發行本身也是個訊息,甚至於無聲的radio也是,世界變了,從有了這些東西以後。
喬治歐威爾反諷的將BBC隱喻為BIG BROTHER掌控著人們,使人們一看到螢幕就會膽顫心驚,電視機慢慢改變從配角到客廳的主角到主人的地位,同樣的庫頁島先住民不願走在水泥道路上的心情,在深繪里眼中是可以想像的,因為代表要放棄原本在森林裡的生活了,要接受新的甚麼了,要改變了。
我不懂空氣蛹與little people的含意,但應該是種力量以及力量的產物,一種讓大家慢慢接受新的事物的必經過程,某種程度上應該跟火車剛出現在世界上一樣的駭人吧,一方面世界就這樣的不可思議的轉變著,一方面世界也跟著天吾在變,從小說家的筆下變動著。
也許村上想說小說家的力量就是這樣,可以讓人發現自己變了,不只是內在改變,外在也變了,世界更是變了。到這裡我覺得我看到一個變動的宇宙,我們每個人天天都在改變,只是時間的連續性讓我們忽略這點了,就像豐子愷的一篇文 “漸”,把小牛天天抱在手裡跳過田埂的農夫因為天天抱著所以沒發現小牛已經長大,等到多年後的一天因為生病休息抱著牛過田埂一次之後,就在再也抱不動了。小說裡變動來的很快,那像小牛一般的力量幾乎是一夜就大到扮演著農夫的青豆(或是天吾,或是所有的人?)負荷不了,改變本身變的非常突然。
書中的小說跟小說本身應該都被期待著有著 “變”的本質,而且其力量是可以跟大眾媒體並駕齊驅的,至於那些讀者如我,被影響的效果也不會比電視報紙與廣播這些東西的影響來的小,另外,小說有一種”不平等”的特質,不是看到同樣的東西就會有同樣的反應,像報紙報導一則消息的平均散播,讀者只能了解自己看到了多少或改變了多少,很難全部的跟旁人分享,就像無法直接的問鄰居天空有沒有兩個月亮一樣,但是一旦看到了同樣的書與文字,即使入徑不同(有的人走過天梯,有的人改寫小說) 都已經到了改變過的地方,而且回不去了。
因此不管是媒體還是音樂還是小說,村上的宇宙是化學變化的宇宙,不是那個還可以回復的物理反應的宇宙,每個人的經歷也是像這些質類的元素一樣,不能回頭了,而我看到的世界也跟我過去讀過的一切無可避免的產生了化學變化,也無法回頭了。
原本想用寫論文一般的執著把他和麥克魯漢,喬治歐威爾,契科夫,杜斯妥也夫斯基以及一干爵士樂、古典樂的隱喻明喻來個地毯式搜索,但這樣下去就會演變成用放大鏡檢驗村上的宇宙,而非用自己的觀點去看他的世界了,對於了解一本小說,我覺得還是用感受多過於分析會好一點。
但這本書實在是跟我過去接觸的東西有著太多的相似之處,麥克魯漢的思想是我第一篇論文的主要研究材料,1984是我自費買的第一本原文小說,契科夫的短篇在大學也看過幾篇(雖然跟庫頁島還是完全不熟悉),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小說和爵士樂基本上是我當兵的唯一寄託,甚至於小說裡描寫的庫頁島原住民喜歡走泥濘勝過於道路也讓我想起了殷尼斯The Bias of Communication 書中對於有沒有道路的國家興盛與否跟道路開展與城市進步的重要性的想法,這是一本跟傳播媒體或是我所擁有的知識十分相關的書阿,一直這樣想著。
“小說家提出問題,不提出解決辦法”,契科夫如是說,碰巧麥克魯漢(其實他是念文學出身的,後期轉為媒體評論學者)在一次專訪也說過: “我提出問題,答案留給後人去想”巧合嗎? 也許是也許不是。也許在1Q84的紀年裡,村上也提出了問題吧,還是回到小說裡,畢竟這是一本小說。
首先是對於漏看報紙內容的質疑,小心翼翼的人如青豆是絕對不會犯這種錯的,青豆開始對自己跟世界無縫隙的接軌產生懷疑, “表面上雖然不一樣,但事實通常只有一個” 這句話也值得懷疑背後意義。對於看電視報紙聽廣播收取事實的人,事實就是媒體的報導,漏看的事實不就等於不存在了嗎?
而當漏看的變成的真的事實,只有自己看得到的別人看不到的也可以算做事實嗎? 像兩個月亮一樣高掛天空幾乎要懷疑起自己了。但是在村上的宇宙裡,漏看新聞是事實,兩個月亮也是事實,只是特定的人物不知道而已。
改寫也是一耐人尋味的點,早期沒有文字的時候,歷史跟文學都是口述的,那些都是充滿力量的神話性的故事,直到文字的發明,人們被約定了的規則駕馭後,所有的想像力以及神奇都要透過文字做橋梁發揮,其中扼殺了多少或限制了多少的神秘或著幫助了多少,我不知道,但是至少文字在小說裡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改寫的過程變成了創作的過程,連帶的把世界也改頭換面了,也因為文字,知覺者跟接受者構成了一個新的中心,甚至可以說,沒有了改寫,就沒有1Q84年的存在。
那麼media is message(媒體即訊息)呢? 這句話很重要,從我的角度看過去的話。
媒體代表甚麼呢?電視報紙與廣播應該是1984年的主要媒體,他們傳遞的訊息就是我們收到的訊息,但是麥克魯漢他應該是說即使把電視關掉,電視本身的存在就是個訊息,即使不閱讀報紙,報紙日日的發行本身也是個訊息,甚至於無聲的radio也是,世界變了,從有了這些東西以後。
喬治歐威爾反諷的將BBC隱喻為BIG BROTHER掌控著人們,使人們一看到螢幕就會膽顫心驚,電視機慢慢改變從配角到客廳的主角到主人的地位,同樣的庫頁島先住民不願走在水泥道路上的心情,在深繪里眼中是可以想像的,因為代表要放棄原本在森林裡的生活了,要接受新的甚麼了,要改變了。
我不懂空氣蛹與little people的含意,但應該是種力量以及力量的產物,一種讓大家慢慢接受新的事物的必經過程,某種程度上應該跟火車剛出現在世界上一樣的駭人吧,一方面世界就這樣的不可思議的轉變著,一方面世界也跟著天吾在變,從小說家的筆下變動著。
也許村上想說小說家的力量就是這樣,可以讓人發現自己變了,不只是內在改變,外在也變了,世界更是變了。到這裡我覺得我看到一個變動的宇宙,我們每個人天天都在改變,只是時間的連續性讓我們忽略這點了,就像豐子愷的一篇文 “漸”,把小牛天天抱在手裡跳過田埂的農夫因為天天抱著所以沒發現小牛已經長大,等到多年後的一天因為生病休息抱著牛過田埂一次之後,就在再也抱不動了。小說裡變動來的很快,那像小牛一般的力量幾乎是一夜就大到扮演著農夫的青豆(或是天吾,或是所有的人?)負荷不了,改變本身變的非常突然。
書中的小說跟小說本身應該都被期待著有著 “變”的本質,而且其力量是可以跟大眾媒體並駕齊驅的,至於那些讀者如我,被影響的效果也不會比電視報紙與廣播這些東西的影響來的小,另外,小說有一種”不平等”的特質,不是看到同樣的東西就會有同樣的反應,像報紙報導一則消息的平均散播,讀者只能了解自己看到了多少或改變了多少,很難全部的跟旁人分享,就像無法直接的問鄰居天空有沒有兩個月亮一樣,但是一旦看到了同樣的書與文字,即使入徑不同(有的人走過天梯,有的人改寫小說) 都已經到了改變過的地方,而且回不去了。
因此不管是媒體還是音樂還是小說,村上的宇宙是化學變化的宇宙,不是那個還可以回復的物理反應的宇宙,每個人的經歷也是像這些質類的元素一樣,不能回頭了,而我看到的世界也跟我過去讀過的一切無可避免的產生了化學變化,也無法回頭了。
Comments
Post a Comment